走完传说中的丙察察,由然乌湖转向318成都方向,当晚入住八宿。竟然在酒店旁的超市里买到了鱼,征得酒店同意,在酒店大堂架上炉子,享用了单人自驾川滇藏以来的第一餐火锅鱼,以此庆祝顺利完成的丙察察之行,即使是一个人的旅程,也要有诗和远方的美好。

由八宿出发,反走318川藏线中最著名的山路怒江七十二拐,然后经邦达草原,翻越浪拉山口,抵达温泉小镇吉塘。下山到镇之前,会经过酉西村,此处有多处天然的地热温泉,据说最高的泉水温度达到80℃,温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,具有药疗保健作用,能够治疗多种皮肤病和风湿病。酉西温泉也成了昌都的一个旅游度假招牌,吸引了很多人来此度假疗养,当然来此泡温泉最多的还是附近的藏族百姓。
从吉塘出发,顺着G214向北前往昌都,向东走Y520前往察雅,是川藏中线的一部分。而从察雅到贡觉,目前用百度或者高德导航都是没有直达路线,会提示绕道芒康或昌都。而我要走的就是地图上没有的这条路,所有进藏线路中最少人走的路线,目前能够看到极少数勘路者走过的川藏中线察雅、贡觉至白玉段。
川藏中线大致路线是:成都-四姑娘山-小金-丹巴-道孚-新龙-白玉-贡觉-察雅-洛隆-边坝-比如-嘉黎-墨竹工卡-拉萨。目前全程自驾走完的游客不超过两位数,而我原计划从丙察察到拉萨,然后全程反走中线至成都,因临时有事改变行程,决定先完成察雅至成都段,比如至察雅段已在八月份从拉萨反走317时完成,拉萨-墨竹工卡-嘉黎-比如这一段将放在明年的西藏行完成。
从察雅至香堆,然后经香堆往宗沙乡方向,在一路口时左转进入曲察公路,然后上X501,到贡觉。香堆到贡觉曲卡村这段地图上目前看不到,但路面已经完全修好,双车道柏油路,非常漂亮,我走时察雅段的标线都还没有画,而且全程没有看到路牌。
在香堆,有一个著名的地方,叫向康大殿。该殿有尊称之为“天生”弥勒佛的菩萨而闻名于藏区。关于这座古刹的来历,有两种说法:一是《清史》中称“七觉士”之一的贝・罗杂那曾来过,据“康区俄额的弥勒佛大殿有经”推论,大殿早在赤松德赞时代就有;二是当地人的说法,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,在俄额埋下了一个伏藏,过了若干年后,地里长出一尊石佛,被农民犁地时发现,认定那就是弥勒佛,并把自己的披风披在这尊佛上。以后, 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嘎巴、昌都寺的创建者向生・西绕松布,以及四、五、七、十世达赖和七世班禅等高僧都曾去过该寺朝拜。
一千多年来,察雅的各教派寺庙历经沧桑,有的早已变成废墟,有的几经毁建,唯独向康大殿被历代统治者保护,未遭劫难。清朝乾隆皇帝于四十八年(公元1783年)御赐“黎净地”匾额一方,由寺方悬挂于正门,其左右两侧还有两块镌刻有汉文的石碑。
贡觉出发前往白玉,地图上看起来非常的近,走317绕过去,路况肯定是比较好的,但非本次出行的首选线路,我要挑战的是未知路段。可惜的是,从贡觉出来到娘西乡正遇到修路,开山放炮,无法通过,盘算了一下时间,那还是从317绕道娘西乡,然后再继续走向未知。因为未知,所以就难免会多走弯路,其实从317转到娘西乡去波罗乡,是不需要到娘西乡上的,大概在离娘西乡20公里 位置下主路,但路上没有任何标示,也只能是看着别人曾经走过的轨迹摸索着前行了。多走了几十公里路,也顺便在娘西乡吃了个午餐,一壶酥油茶,一碗藏面,甚是满足。






下了主路后基本上全是土路,坑洼不平,那是常事,对于老猫的通过性,我自然是信心十足,对未知的探索,让我时时都处于亢奋状态之中,完全感受不到一个人身处荒山野岭之中的孤寂。下山道路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,虽然路面有点颠簸,但空气新鲜,感觉非常好。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山脚下的玛烈村竟然还有那么多人家,而从村口开始,砂石土路变成了一条可供单车通行的水泥路,直到波罗乡。沿途还有好几个村子,均是典型的藏式民居,以及村头的白塔经幡、牦牛还有拉木材的拖拉机。







最精彩刺激的一段从波罗乡开始,在同波线一路口上山之后,很快就发现这条路的特点,道路狭窄、没有护栏、旁边悬崖落差大,还有就是基本没车。由于白天耽搁的时间太多,下到邦布希时天已经黑了,搭车的喇嘛在此下车并告诉我说,白玉已经不远了,我决定开个夜车,赶到白玉。夜晚行驶在金沙江畔,专注于狭窄不平的路面,已经完全忽视了一路咆哮的江水和怪石嶙峋的石壁。如果还有其它人在车上,估计此时此景也都会哑口无言了。特别寂静的夜晚,一轮月亮在山顶渐渐升起,时间过的特别慢,我严重怀疑他们所说的前方就是白玉,是不是口误或者我听错了。也不知道过了多久,终于看到了对岸零星的灯火,山脚下有个工地,一座桥若隐若现的搭在金沙江上。下行到桥头,长出了一口气,坐在车上,从西藏方向拍下了黑夜下的金沙江大桥,对岸就是四川,白玉。



